【经济】
■“经济”在中国古汉语中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内涵,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早在东晋著述中已有“识局经济”等语;
■“经济”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之一,这是个非常有深度、广度、高度的一个词语。能做到“经济”二字的人必须文能安邦兴业,武能御侮却敌。古代的儒者都会按照《大学》中“三纲八目”的要求去做学问、做人,直到做到“治国平天下”,这个就是古代“经济”一词最为靠谱的行动落实;
■清朝末期,日本人将“economics”一词译为“经济”。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向日本取经学习,“经济”一词由此进入中国。但很显然,这个词和古人所定义的“经济”差异巨大;
■直到现在,现代的“经济”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试看如下:经济是指有限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运用;经济是指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经济是指人类生活事务;经济是指把稀缺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需要上,并使它们得到最大满足;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南怀瑾先生言:“中国古人讲经济,在中国文化里头很严重啊!是经纶济世的意思,只有大政治家,大文化家,才能够‘经济’。古人的对联说: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现在一提到经济就是管钞票”;
■学者治中言:所谓现代经济,就是把地上和地下的资源,尽可能的挖来取来变成商品,你消耗我消耗大家一起来消耗,然后再向自然索取,消耗,这个往复的过程就是当下的经济。如果一旦明白绝大多数“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那你就知道,“经济”实在要少用再少用,节约再节约。因为,地球只有这么大,假若全球六十多亿人都来促进经济,后果你懂的。节约,请从当下,从小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