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卢沟晓月的宁静。那弹痕累累的石狮,桥栏上凝固的血痂,宛平城墙密布的创口,至今仍在无声诉说着那个血色黎明。当《义勇军进行曲》在硝烟中嘹亮响起,四万万同胞以血肉为砖,筑就了一道抗击外侮的钢铁长城。一九四〇年五月,枣宜会战骤然爆发。四十九岁的张自忠将军亲率将士冲入敌阵,浴血拼杀,身中七弹犹奋力高呼“杀敌报国”!将军灵柩由前线运抵重庆时,十万民众沿江泣送,敌机亦盘旋低飞,鸣笛致意。枣宜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尽,将军却以碧血忠魂,践行了“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
不公就是邪恶,就是黑暗 文/胡瑞岚(江西)天平倾斜的刹那,阴影便如影随形,世间公道顿时荡然无存,正直之士亦感义愤填膺。 那绝非无足轻重的尘埃——不公是毒苗,在中立的土壤里,结出邪恶的恶果,其势如日中天。 莫要自诩“与世无争”,冷漠本就是黑暗的温床。当弱者的呼号石沉大海,当正直的风骨屡遭摧折,袖手旁观的人,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为不公推波助澜,沦为帮凶而不自知。 黑暗从不会安守本分,它如燎原之火,吞噬第一个沉默者的立足之地,再向更多人步步紧逼。 所以必须发声。 用掷地有声的言语,刺破铜墙铁壁;用坚定不...
五绝:叹王维文/胡瑞岚盈亏天律定,兴替理循环。莫叹运多舛,诗佛照宇寰。...
海风卷起戚家军的战旗,潮声在梅头古渡低语。倭寇的刀锋刺破天际,却刺不破这方土地的脊梁。戚继光的号角穿透云层,十万铁甲踏碎血色黎明。礁石上刻满刀痕,烽火台的灰烬仍在燃烧。少年们赤脚踏过盐碱地,用竹签扎成的箭矢,刺穿敌人的咽喉。潮水退去,露出沉船的骸骨,每一块木板都刻着“宁死不降”。我站在海城街道的石碑前,看夕阳为戚家军的英魂镀金。孩子们在沙滩上堆砌城堡,用贝壳拼出“忠”字的形状。风掠过铜铃山的松涛,仿佛听见戚将军的战鼓声。...
烽燧惊霄,抬望眼,苍茫云阔。 犹记得,宛平残月,石狮凝血。 十四年锋磨铁骨,三千劫火熔金钺。 最伤心,钟阜暮云黯,寒涛烈。 擎天手,扶危堞; 同袍志,坚如铁。 笑东瀛诡计,终归冰裂。 巨舰降幡沉碧海, 捷书飞度遮燕月。 看今朝,鹏翼卷长风,沧溟越。...
你从三月走来绽放耀眼的红每一枚花瓣向上呼吸它们吟诵着一座城市的厚重炽热的激情点燃天空那是炮火的年代染红她的豆蔻、他的青春曾经镰刀和斧头赋予心中信仰那一面旗帜在烽烟的灼痕里指引方向曾经他们的拳头捍卫着国土那一朵木棉在焦土的裂缝里染红大地风未曾抹去 人们并未忘却那一树花红,那一枚旗帜红的耀眼,红的厚重你看这似火的红早已渗透城市的每一寸脉搏多像当年未冷的血在青苔里,生成信仰的丰碑他们一定看到了看到木棉花绽放看到信仰的根扎进泥土看到我们把春天种成永不褪色的旗...
#中国新诗协#《水调歌头·梅霖》溽气蒸吴楚,梅子熟江源。溟濛丝网,织就乾景水晶天。 檐溜敲阶成乐,池沼浮萍涨绿,蛙鼓闹田田。潮腻侵书卷,霉意上眉端。 阳升顶,阴潜地,物华迁。 芭蕉叶展,承得珠露自清圆。 偶见蜗痕篆壁,时听蜻蜓点水,幽趣满庭轩。 待得金乌烈,晒透万重山。主旨:刻画江淮梅雨季的缠绵湿润与阴生之象。注解: 溽气、溟濛、潮腻、霉意:梅雨湿热、潮湿、闷滞的特点。 梅子熟、浮萍涨绿、蛙鼓:梅雨物候。 阳升顶,阴潜地: 夏至阳气极盛,地下阴气始动。 蜗痕篆壁、蜻蜓点水: 潮湿环境中喜...
#中国新诗协#《望海潮·夏至日晷》金乌垂野,圭针无影,乾坤极昼昭昭。阳焰绮川,炎光煮海,南溟欲沸生潮。万类竞丰饶。看榴火灼灼,荷盖摇摇。蝉啸林梢,欲将碧落共燃烧。阴阳此际相交。有惊雷蓄势,暗涌云涛。梅子点兵,江天锁雾,龙蛇隐现重霄。一霎雨潇潇。洗尽洪荒热,复现清寥。谁测天心玄妙?斗柄渐西漂。注解: “圭针无影”指夏至正午日影最短;“斗柄渐西漂”指北斗斗柄开始西指,标志阴气始生。主旨: 突出极昼、炎热、雷雨将至及阴阳转换。...
《鹧鸪天·至日巡天》金矢巡天射北回,羲和驭日最高帷。乾坤尽纳光明满,昼夜初分暗影亏。雷鼓动,雨帘垂。霎时炎浪化珠飞。长空一洗骄阳烈,气贯虹桥接翠微。注:以“金矢射北回”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羲和驭日”言其至高。“雷鼓雨帘”状骤雨之磅礴,“虹桥翠微”显雨后清新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