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
■“封建”是一种分封土地的政治制度,据《吕氏春秋通诠》载:“封建,即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相传黄帝为封建之始,至周制度始备”;在中国之外,欧洲中世纪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
■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称为“诸侯”(也称诸侯国、封国或王国),统治诸侯王国的君主被称为“诸侯王”、“君”或“国君”,有时也使用“国王”的称谓;
■西汉贾谊,看到诸侯王多有叛乱,指出叛乱并不取决于疏亲,而是取决于“形势”,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于是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针,既在原有的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诸侯王死后,封地再分封给他们的儿子,这样一代一代分割下去,直到“地尽而止”,这样力量愈来愈削弱,也就不会造反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最初周天子把自己的土地,分封于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让他们建立封国,但同时规定,诸侯不但要治理诸侯国,还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国家,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分封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大多数史学家认为,中国不曾有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封建社会,或者说中国的封建制仅限于周朝甚至西周时期;春秋末期,周朝王室衰微,“天下共主”的地位随之丧失,“封建制度”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封建制度”,并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现代我们常说的“封建”一词,常被指代为“封建社会”,指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环境,或者指代“封建思想”,比喻守旧陈腐的思想意识;
打赏
收藏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