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余出武侯祠,寻刘湘墓。其地邻惠陵而接锦里,有大石棺长数尺,置平旷处。前临高阁,背倚赤壁,松柏围护,铁槛周之。碑高五尺许,金漆隶书“刘湘之墓”。石几新置菊花二束,其色黄白。
方欲揖拜,有老人前曰:“汝亦知刘将军乎?”对曰:“但知少许,唯公示之。”老人曰:“先人尝效命川军,以是知之。将军起于北洋,争霸滇蜀,总领两川,久怀问鼎,固一世之雄也。后值国难,乃弃前嫌,更旧非,麾劲旅,向浙皖,虽不竟业,亦有大功于国焉。”余曰:“善,愿闻其详。”曰:“昔倭寇侵陵,蒋公之问计诸侯也,众皆言贼不可敌,战不能胜,独将军慷慨陈词以抗,倡安内必先攘外之理,言川军备械杀贼之志。次年以疾薨于汉口,犹垂语后人曰,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后徐州会战,王铭章之以孤军御劲敌,捍要塞,激战四昼夜,全军尽忠者,殆感将军之意气而奋川人之勇力也,蒋公赞之,太祖深誉。汝见其陵乎?制拟王陵,比于中山。”
余喟然曰:“宜乎其然也。将军荷两川之重,持国府之节,实节度藩镇之属也。虽然,墓中固非其遗蜕乎?”“然,方文革之乱也,暴者荡其陵,毁其棺,愚者辱其尸,扬其灰。今之棺中特衣冠耳。”
余叹而揖曰:“嗟乎,铮铮铁骨,不免齑粉,天厌华夏至于此也。微公,不能尽知将军事,世间兖兖,但少以信史警世如公者。”
既归,意犹不能平,乃作《拜刘将军》曰:
谒罢武侯参烈士,板荡豪杰起大邑。
尽起三军扶国危,愿奉七尺学骠骑。
昊天有泪陨将星,忠魂着意护桑梓。
衣冠冢前松柏老,白花黄菊香如缕。
呜呼,吾人但知军阀混战,而不知其拳拳之志也。慷慨赴难,曾不少却,桂、皖、滇、晋,莫不如是。至于阴结雠寇,坐收渔利者,则刘公亦羞于并列泉下也。
甲辰冬月十三记。
打赏
收藏
点赞
上一篇:姐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