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的竹篙挑起六朝的月光时,李香君的桃花扇正在水波里褪色。
——题记
一
水纹里浮出胭脂的淡红,是李香君溅在扇面上的血,还是柳如是画眉的残墨?乌篷船划过桃叶渡,桨声把王献之的《桃叶歌》揉碎成泡沫,东晋的月光便顺着船帮漏下来,在21世纪的青石板上积成水洼。
导游的讲解声突然卡住——某处灯影晃动,媚香楼的雕窗里,有人正将《桃花扇》的残页抛向河面。纸页遇水即化,墨字却逆流而上,黏住了1644年的烽火。
二
"烟笼寒水月笼沙"的雾气里,杜牧遇见了穿汉服拍照的姑娘。她举着糖葫芦的手,与商女拨弦的腕在暮色中重叠。朱雀桥的野草从石缝里探身,缠住了无人机的螺旋桨,而乌衣巷的燕子正忙着给直播的手机衔来夕阳。
三
武定门的水闸放下时,鱼道里的银鳞突然集体转向。140米长的时光隧道里,孙权治水的夯声、秦淮新河的挖掘机声、画舫马达的轰鸣,在鱼鳞上折射成同一种光泽。有尾鱼突然跃出水面,看见李香君的水袖与霓虹灯管在浪尖共舞。
四
凌晨三点的酒家还亮着灯。穿旗袍的服务员收起二维码,给杜牧续上桂花酒。窗外,最后一艘画舫正在靠岸,灯笼的光晕里,无数双脚印正在石板路上重叠——赶考书生的布鞋、青楼女子的绣鞋、游客的运动鞋,都在捡拾那些沉入河底的词牌:
《扬州慢》的韵脚卡在排污管口,
《长干曲》的尾音缠住了观光缆车,
唯有那滴从晋代漏下的月光,
还在手机屏幕的碎裂纹路里,
摇晃成永不靠岸的乌篷船。
打赏
收藏
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