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文学大家泰戈尔(随记)
泰戈尔确实是位让人忍不住赞叹的大家啊。他的文字像带着清晨的露珠,轻轻落在心上,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摹,又藏着对生命、爱与自由的深刻思考。 你看他写“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寥寥数字就把生命的张力与落幕的从容说得透彻;还有“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那种在困顿中依然向上的力量,读来总让人心里一暖。 他好像总能用最温柔的笔触,触碰那些最本质的东西,难怪会被那么多人记在心里。你是最近读到他的哪句诗,又有了新的触动吗?...
签约作家
2025-08-05
0
8533
给赴美留学生的几句实在话(随记)
落地第一晚,先认校门和警局的位置。别信“英语不好慢慢来”——课堂上卡壳的瞬间,比词典更让人记牢单词。 别总扎在华人圈子里吃火锅。去蹭一节陌生的课,和超市收银员多聊两句,你会发现,文化冲击里藏着惊喜。 论文别抄,数据别改。在美国校园,学术污点比挂科更难洗。 孤独是常态。下雨时自己修灯泡,过节时煮碗面,扛过去,你会比想象中强。 别当“香蕉人”,也别总较劲“谁对谁错”。你带的中国故事,和你看到的美国,同样珍贵。 最后记着:文凭是船票,不是终点。哪片海更适合你扬帆,心里要有数。 行李箱再满,也别忘了装着...
签约作家
2025-08-05
0
8532
了解历史上苏秦后(随记)
苏秦佩六国相印的那一刻,该是怎样的意气?腰间的相印碰撞着,像六国的心跳在同一声律里震颤——这震颤里,藏着他“悬梁刺股”的血痕,也藏着战国末年最脆弱的平衡。 世人多惊羡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势,却少有人问:那六国的相印,究竟是系在苏秦的腰间,还是系在各国各怀的私心之上?当合纵的盟约写在竹简上时,秦的铁骑已在函谷关外磨亮了刃;当他在朝堂上舌灿莲花时,背后的猜忌与算计,早已比他的辩词更锋利。 最耐人寻味的,是他最终的结局。以一人之身系六国安危,终究成了一场悬于发丝的博弈。当信任的丝线断裂...
签约作家
2025-08-05
0
8534
读了《孟尝君传》后(随记)
读《孟尝君传》,总为那“鸡鸣狗盗之徒”的注脚怔忡片刻。 世人多赞其“食客三千”的阔绰,赞其“狡兔三窟”的智谋,却少有人细想:当一个权倾天下的公子,需要靠学鸡叫、钻狗洞的人来解围时,这究竟是纳贤的佳话,还是格局的局限? 王安石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一语戳破了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所谓“贤”,若只停留在“有用”的层面,与豢养工具何异?那些真正能安邦定国的才俊,恐怕早被这三千人的喧嚣挤到了角落——就像珍珠混在鱼目里,反而不如鱼目显眼。 更耐人寻味的是冯谖弹铗的故事。起初被视作“无能”的食客,用“...
签约作家
2025-08-05
0
8531
学习了世界史后(随记)
翻开典籍时,总疑心纸页间藏着马蹄声。 尼罗河畔的莎草纸还在记量泛滥的河水,两河流域的泥板已刻满契约与诅咒。罗马的军团踏碎高卢的晨雾,长安的驼队正把丝绸铺向大漠。有人在雅典的广场辩论真理,有人在玛雅的金字塔前仰望星轨——后来,这些都成了博物馆玻璃柜里的沉默。 历史从不是线性的叙事。盛世的烟火与乱世的白骨常常叠印,英雄的誓言与枭雄的算计共用一种语调。那些被称作“必然”的转折,细看时总藏着无数“偶然”的叹息:一块被遗忘的传令兵的令牌,一场改变战局的暴风雨,甚至某个帝王临睡前的一念之差。 读得久了,会在...
签约作家
2025-08-05
0
8534
读了《资治通鉴》后(随记)
摊开《资治通鉴》的那一刻,像推开了一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迎面撞来千百年的风尘。 司马光的笔太冷静了。不写风花雪月,只记“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筋骨。周威烈王的册命里藏着礼崩乐坏的伏笔,赤壁的火光映着三分天下的棋局,安史之乱的马蹄踏碎了盛唐的月光——这些被浓缩在编年里的片段,没有多余的抒情,却比任何史诗都更重,重到能压弯时光的脊梁。 读得久了,会在字里行间看见重复的漩涡。励精图治的君主总在晚年跌进奢靡的陷阱,刚直不阿的臣子常困于党争的罗网,百姓的期盼永远是“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却总在“太平”...
签约作家
2025-08-05
0
8529
古罗马的血痕(现代诗)
竞技场的沙砾还在咳嗽每一粒都裹着角斗士的喉结锈迹在凯旋门的褶皱里结痂像未愈合的剑伤把落日钉在台伯河的波峰 元老院的石柱记得橄榄油浇过的火把如何把演说词烧成灰烬凯撒的披风掠过之处月桂树都长出了倒刺某片枯叶至今卡在布鲁图斯匕首的纹路里 军团的铁蹄踏碎多瑙河时奴隶的锁链正在押韵成为最悲壮的史诗那些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影子把黄昏拉得很长足够让每个凯旋的将军看清自己盔甲内侧爬满蛆虫的墓志铭 现在 地铁的轰鸣声正碾过迦太基的骨灰某个上班族的皮鞋底沾着当年的血渍在瓷砖上踏出的声响像极了圆形剧场里最后一声未落的欢呼...
签约作家
2025-08-04
0
8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