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三剑】■中国古人的名士很多,其中有一类是“武士”,“武士”之中有专门练剑的,称为“剑士”。在《庄子》中就记载了关于“剑士”的故事。故事说,战国的赵文王特别喜欢剑术,投其所好的剑士达三千多人,他们日夜相互拚杀,死伤无数。赵文王爱剑,这使得赵国尚剑之风大盛,侠客蜂起,游手好闲之徒日众,最终导致农夫减少,田园荒芜,国力渐衰;■要让赵文王放弃自己喜好的剑术,这无异于虎口拔牙。太子赵悝为此忧虑不已,便派使者带上千金来请教庄子。庄子于是来见赵王,但是他并不礼拜大王,只说自己有三把剑,可以和赵王比比,这...
【经济】■“经济”在中国古汉语中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内涵,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早在东晋著述中已有“识局经济”等语;■“经济”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之一,这是个非常有深度、广度、高度的一个词语。能做到“经济”二字的人必须文能安邦兴业,武能御侮却敌。古代的儒者都会按照《大学》中“三纲八目”的要求去做学问、做人,直到做到“治国平天下”,这个就是古代“经济”一词最为靠谱的行动落实;■清朝末期,日本人将“economics”...
【乡愿】■尽管人有种种,事也有种种,但所有的人与事,却被南怀瑾一语道尽。南先生说:“任何一个人,一生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有一种人,被称为“乡愿”。“乡愿”一词出自《论语》:“子曰:乡愿,德之贼也”。“愿”是谨厚,老实。“乡愿”指貌似忠厚、实与恶俗同流合污的人;■孟子对“乡愿”有个定义:“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孟子的意思说:你要反对他,批评他,都挑不出毛病;他看起来很好,忠诚,诚信又廉洁...
【元圣周公】■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其间天下易主,朝代更替是常有的事。但是要说各朝存续时间最长的,则非周朝莫属。周朝共传30代37王,存在的时间约达800年之久。为什么周朝能够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朝代?这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周公;■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也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其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又因其为太傅,系三公之一,所以尊称为“周公”。有人这样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
【劫】■“劫”是佛教常用语,主要表示极长的时间。“劫”分小劫、中劫、大劫三种。《大毗婆沙论》说,从人寿十岁算起,每过一百年增加一岁,加到八万岁;然后再从八万岁,每隔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此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每一个物质都会经历四个必然过程,即成、住、坏、空,我们居住生存的地球也一样。成劫是世界生长期;住劫是世界的壮盛期;坏劫是世界的老死期;空劫是世界的灭无期。成、住、坏、空各有20个中劫 (各400个小劫),所以一个住劫约67亿年多...
【百谷王】■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的领导人,怎么样使人愿意跟随呢?这问题不妨参考一下“百谷王”。《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谷”是指两山之间(峡谷)的河流。“百谷”就是百川,“王”就是“往”,人心所向,众往所归即为“王”。由于大江大海能够甘居河川之下,水自然都往江海里流,成为百川所汇;■老子指出,像江海能融会千河百川一样,想要地位处于民之上,必定要通过言论表现出愿处民下。要想做民众的先导,一定要把自身放在民众之后。因此圣人处在民上而人民不感到有压力,由于圣人不争,...
■二程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程颐的并称。二人是嫡亲兄弟,都是河南洛阳人。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程颢、程颐曾就学于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儒学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在明朝成为官学,称为程朱理学;■二程在经学的阐释上是有些差异的,但他们共同发挥了周敦颐的性理之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其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只是一个天理”,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是...
【杨绛】■原名杨季康,钱钟书的妻子,“季康”连读为“绛”,于是取名杨绛。所有对于读书人赞美的词藻,放在这个人身上,都不为过。她们夫妻二人,是这个时代所有读书人的楷模;■杨绛先生是个翻译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1957年她接到著名小说《堂吉诃德》的翻译任务,于是47岁的她开始学习西班牙文。文革十年翻译中断,20年后,72万字的《堂吉诃德》终于出版,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中文译著,为此,被西班牙授予“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勋章”;■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动荡,面对国外的高薪礼聘,杨绛夫妇坚持留在中国,...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他们竞相招贤纳士。因此,各种政治,学术或者思想流派的开创者或代表者,他们著书立说,讲学布道,互相论战,出现了中国学术史上空前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有经济上的,更有文化上的。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百家”共有189家,共4324篇著作。其后《隋书》《四库总目》则记载“百家”实有上千家。但...
1.《七月侧身而来》文/慕颜 蝉鸣漫过堤岸七月撞碎一池荷香侧身而来时整个夏天就落在你的睫毛上 我反复清空又反复填满的是捧在手心的半盏月亮你衣袖拂过的水面至今还晃着碎光 而七月在我们相扣的指缝间漏下晚风岸边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