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者慕颜

曾国藩

【曾国藩】■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曾子的七十世孙。曾国藩堪称全能。他武能保住大清江山,文是近代儒家宗师,政则匡救时弊而成“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被认为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 “千古完人”;■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由他指导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为大清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面对风雨飘摇的晚清时局,曾国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一手缔造了拥有“血诚”“...
国学 2025-07-28 0 8542

老君五戒

【老君五戒】■据传,老君西游之时,把“道、德”二经传授给关令尹喜,而后尹喜再请“持身奉经”之法,老君于是就又传下《太上老君戒经》,也就是“老君五戒”:一戒杀,二戒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酒。《老君戒经》中说:“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善男人,善女人,愿乐善法,受持终身不犯,是为清信”。而在佛教中,也有相同内容的“五戒”;■不杀生:《老君戒经》曰:“一切众生,含气以上,随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蜓蛐,咸知避死也”。此外,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乃至自杀...
国学 2025-07-28 0 8548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有人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享乐看做是福气,真是这样吗?短期可能如此,长期一定有害。就因为这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这句话的人是孟子。为了说明这一主张,孟子举了六个人的例子:舜是从田野之中被任用的,傅说是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的,胶鬲是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的,孙叔敖是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的,百里奚是从市井被举用登上了相位的;■孟子于是总结: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某个人身上,一定会先让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
国学 2025-07-24 0 8542

年号

【年号】■古代新君即位,要取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号以纪年,这就是“年号”。“年号”是由汉武帝首创的,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这一举措不但形成一种制度,还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也就是尊从哪一朝,哪一帝的年号,以什么方式进行纪年。后来,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之年称为“纪元”,改换年号叫做“改元”;■当改朝换代,或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汉书》记载,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
国学 2025-07-24 0 8548

三才之道

【三才之道】■“三才”指天、地、人。《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思想,由此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人伦日用之中,使得中国人对“天地与自然”无限敬畏,并且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李里先生说:“才”的一横表示大地,中间一竖表示草木,一撇表示草木长出的根须。《说文》讲“才”指草木初生。草木初生时便有了能量,故“才”引申为能量的意思。将天、地、人并称为三种能量,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易经》载:“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国学 2025-07-24 0 8542

君子三变

【君子三变】■儒家文化强调做人,尤其是成为君子。君子就要有君子的样子,称为“君子三变”,又称“君子三态”,在《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意思是:“君子从外表看起来有三种变化,起初远远望见他,觉得很庄重,接近之后又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之后,又觉得他义正辞严,一丝苟且也没有”;■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读诵孔子所说的话,基本上都是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有些严肃,有些温情,有些严厉,让我们时时都有俨、温、厉的感受,所以子夏的话,不仅是对君子的看法,更...
国学 2025-07-24 0 8545

封建

【封建】■“封建”是一种分封土地的政治制度,据《吕氏春秋通诠》载:“封建,即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相传黄帝为封建之始,至周制度始备”;在中国之外,欧洲中世纪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称为“诸侯”(也称诸侯国、封国或王国),统治诸侯王国的君主被称为“诸侯王”、“君”或“国君”,有时也使用“国王”的称谓;■西汉贾谊,看到诸侯王多有叛乱,指出叛乱并不取决于疏亲,而是取决于“形势”,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于是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
国学 2025-07-24 0 8542

餐桌四害

【餐桌四害】■“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在这两句话里就可以想见。做为现代父母,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教育孩子。其实古人教育孩子,是以“洒扫应对”为入手处的,认为小时候做好小事,长大做大事就放心了。除此之外,古人认为餐桌上也是教子的好地方。学者治中总结得出“餐桌四害”,用以诫子:一曰杀生,二曰浪费,三曰纵酒,四曰吃相不雅;■“不杀生”是儒释道三家古来的通训,只是说法有些差异。儒家提倡“君子远庖厨”,“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佛教和道教都有“...
国学 2025-07-24 0 8540

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出自《论语》:“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大意是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君子”;■孔子强调“文”与“质”同样重要,以此比喻理想的君子人格模式。文质彬彬的“文”是指文采,文气;“质”是指质朴,实在;在待人接物行为上,两者搭配得当谓之“彬彬”。现在,文质彬彬指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彬彬”二字反映孔子一贯“不偏不倚,执两...
国学 2025-07-24 0 8549

木铎

【木铎】■古人在宣布或者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有些仪式,比如敲锣,比如惊堂木,就都能起到静场,或者引起关注的效果。“铎”就是这样一种“效果器”。经考证,“铎”大约起源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好似一种铜质的铃铛,体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的称“金铎”,木舌的称“木铎”;■木铎和金铎在形制上有差异,在使用场合上也不尽相同,有“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之分,即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木铎,打仗时则使用金铎,这不仅因为金铎声音响亮,更因为五行中的金有杀伐之意。据《周礼...
国学 2025-07-24 0 8558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