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归档2025年6月 第26页

粽香里的端午记忆

作者:邱晓燕(指导老师:刘志永)  在青砖白瓦的老巷子深处,端午节的气息悄悄的蔓延同时带着让人忽略不了的浓烈。每当早上的第一缕阳光爬上那斑驳的墙面,艾草和菖蒲早就已经在门框上斜斜地挂着,就像是岁月用心编织的绿色丝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晃,飘来山野的清气,为这忙碌而又平凡的一天增添了一抹节日的色彩。  厨房里的炉灶不断地散发着热气,妈妈系着奶奶给她亲手做的红花布围裙,认真、专注地包着粽子。我看着妈妈把一片片新鲜翠绿的粽叶折叠成小巧精致的漏斗形状,用白一颗颗雪白的糯米裹着腌制已久的五花肉,再厚厚的盖上一...
散文 2025-06-14 0 8629

文学养生

午后的藤影在书页间游走时,我正蜷在老藤椅里拆封邱华栋先生的《空城纪》。宣纸微颤的刹那,墨香混着时光的沉淀扑面而来 ——《龟兹双阕》以一把琵琶,接续了活在当代的我们与历史的关系,虚构出一个开放的历史时空,这样的布局、构思和写作的方法,让我立刻就沉浸了进去,以至于我在茶桌上泡开的陈皮普洱成了黑色的茶汤而不自知。墨迹间斑驳的琵琶声声,竟与窗外断续的蝉鸣织成韵律。忽然惊觉,文学从来不是高悬的圣殿,而是流淌在生活褶皱里的养生清泉,在字与墨的浸润中,悄然修复着现代人日渐干涸的心灵河床。去年,我在乡下租了一块...
散文 2025-06-14 0 8562

中国新诗协会江西分会同题诗

中国新诗协会江西分会《父亲》同题诗集锦上刊诗人曹达环   孟义李明冰  刘淑梅   梁超栋蒲斌杰   周庆荣   刘玉春   峰子   熊忠彪志刚    张英芳文雅  工友农友   鸿雁1、           父       亲文/曹达环(江西)门前那棵大槐树斜长的影子是脑海中永不磨灭的父亲他把幼小时的我们高高举过头顶坳黑的脸上发出的微笑是内心充满幸福的表情历经数十载艰苦的日子满身伤痕累累踏着岁月的风雨却走不出那块泥泞疲惫的身躯坚强地举起家庭的责任年幼无知的我们有时还抡起拳头任性地挥打着父亲太...
分会 2025-06-14 0 8661

八一年的工程兵

八十年代的凿梦人湖北潜江(彭其凤)八十年代的风,轻吻山梁付家湾的炊烟,摇曳着希望三零九团三连的兵,如钢钉般扎进这贫瘠又充满期待的土壤没有操场,天地就是练兵场没有会场,群山聆听着誓言铿锵连指导员余贵生,目光如炬把...
签约作家 2025-06-14 0 8690
八一年的工程兵

七律《云起鹤山》

七律《云起鹤山》风卷松涛万壑鸣,鹤峰拔地破空惊。银雕畬寨盘云脊,玉泻廉泉漱月声。古道苔侵商旅迹,红船浪激海疆情。茶烟漫煮三朝事,谁见麒麟石上耕?注:以“鹤山”象征福安精神高度,麒麟岩传说暗喻耕耘精神。红船指下白石红色航运史。...

七律《畬山问茶》

七律《畬山问茶》翠霭千重隐凤翎,竹寮斜挑汉唐星。指拈春雪揉香篆,裙扫崖霜采碧瓴。石臼舂云传古调,柴门煨芋话茶经。忽闻岭外夯歌起,击壤声穿五色屏。注:凤翎指畬族凤凰图腾,击壤歌喻劳动智慧。五色屏指畬族传统服饰纹样。...

七律《廉水鸣琴》

七律《廉水鸣琴》九曲澄波出岫青,悬流直下洗铜腥。苔封汉简官箴在,月照唐碑剑锷醒。饮马潭深藏正气,卧虹桥古刻丹铭。忽闻稚子牵牛过,柳笛吹开廉政亭。注:铜腥喻贪腐,汉简唐碑指福安廉政史迹。卧虹桥即黄崎桥,存有明代廉吏碑刻。...

七律《白云茶市》

七律《白云茶市》晓踏苔阶露未晞,筠篮撞破野岚围。旗枪漫展千峰碧,雀舌初含五岭晖。篝火焙春香透月,驼铃穿雾韵沾衣。茶亭老叟说洪武,笑指摩崖御墨飞。注:旗枪、雀舌为茶名。御墨指明太祖题“茶洋”摩崖,见证福安茶史。...

七律《古渡星霜》

七律《古渡星霜》石级苔深锁旧痕,残桩犹系宋时樽。潮吞铁碇沉商骨,月洗瓷棱现海魂。番舶曾喧天宝市,戍楼空对建炎暾。忽闻岸上夯歌起,新港虹桥接晓昏。注:黄崎港为唐代四大港口之一,天宝年间瓷器外销。今白马港续写辉煌。...

七律《廉岭松涛》

七律《廉岭松涛》万仞青苍压郡城,松髯怒扫瘴烟平。石镌御史巡山迹,苔掩尚书劝稼声。月落廉泉犹照胆,云封古道尚悬旌。忽闻空谷传樵唱:“莫负清风两袖情!”注:岭存宋元明清廉吏石刻,照胆台传说喻清廉自省。末句化用畬族山歌调。...
文章目录